Python中 字典(dict)是一种无序的、可变的序列,它的元素以“键值对(key-value)”的形式存储。相对地,列表(list)和元组(tuple)都是有序的序列,它们的元素在底层是挨着存放的。
字典类型是 Python 中唯一的映射类型。“映射”是数学中的术语,简单理解,它指的是元素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,即通过一个元素,可以唯一找到另一个元素。
字典中,习惯将各元素对应的索引称为键(key),各个键对应的元素称为值(value),键及其关联的值称为“键值对”。
字典类型很像学生时代常用的新华字典。我们知道,通过新华字典中的音节表,可以快速找到想要查找的汉字。其中,字典里的音节表就相当于字典类型中的键,而键对应的汉字则相当于值。总的来说,字典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。
和列表、元组一样,字典也有它自己的类型。Python 中,字典的数据类型为 dict,通过 type() 函数即可查看:
a = {'one': 1, 'two': 2, 'three': 3} # a是一个字典类型
print(type(a))
运行结果:
<class 'dict'>
创建字典的方式有很多,下面一一做介绍。
由于字典中每个元素都包含两部分,分别是键(key)和值(value),因此在创建字典时,键和值之间使用冒号:分隔,相邻元素之间使用逗号","分隔,所有元素放在大括号{}中。
使用{}创建字典的语法格式如下:
dictname = {'key':'value1', 'key2':'value2', ..., 'keyn':valuen}
其中 dictname 表示字典变量名,keyn : valuen 表示各个元素的键值对。需要注意的是,同一字典中的各个键必须唯一,不能重复。
如下代码示范了使用花括号语法创建字典:
# 使用字符串作为key
scores = {'数学': 95, '英语': 92, '语文': 84}
print(scores)
# 使用元组和数字作为key
dict1 = {(20, 30): 'great', 30: [1, 2, 3]}
print(dict1)
# 创建空元组
dict2 = {}
print(dict2)
运行结果:
{'数学': 95, '英语': 92, '语文': 84}
{(20, 30): 'great', 30: [1, 2, 3]}
{}
可以看到,字典的键可以是整数、字符串或者元组,只要符合唯一和不可变的特性就行;字典的值可以是 Python 支持的任意数据类型。
直接使用内置函数dict(),示例:
a = dict(name='jack', age=20)
print(a)
运行结果:
{'name': 'jack', 'age': 20}
如果不为 dict() 函数传入任何参数,则代表创建一个空的字典,例如:
# 创建空的字典
d = dict()
print(d)
运行结果:
{}
列表和元组是通过下标来访问元素的,而字典不同,它通过键来访问对应的值。因为字典中的元素是无序的,每个元素的位置都不固定,所以字典也不能像列表和元组那样,采用切片的方式一次性访问多个元素。
Python 访问字典元素的具体格式为:
dictname[key]
其中,dictname 表示字典变量的名字,key 表示键名。注意,键必须是存在的,否则会抛出异常。
请看下面的例子:
tup = (['two',26], ['one',88], ['three',100], ['four',-59])
dic = dict(tup)
print(dic['one']) #键存在
print(dic['five']) #键不存在
运行结果:
88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File "C:\Users\mozhiyan\Desktop\demo.py", line 4, in <module>
print(dic['five']) #键不存在
KeyError: 'five'
除了上面这种方式外,Python 更推荐使用 dict 类型提供的 get() 方法来获取指定键对应的值。当指定的键不存在时,get() 方法不会抛出异常。
get() 方法的语法格式为:
dictname.get(key[,default])
其中,dictname 表示字典变量的名字;key 表示指定的键;default 用于指定要查询的键不存在时,此方法返回的默认值,如果不手动指定,会返回 None。
get() 使用示例:
a = dict(two=0.65, one=88, three=100, four=-59)
print(a.get('one'))
运行结果:
88
注意,当键不存在时,get() 返回空值 None,如果想明确地提示用户该键不存在,那么可以手动设置 get() 的第二个参数,例如:
a = dict(two=0.65, one=88, three=100, four=-59)
print( a.get('five', '该键不存在') )
运行结果:
该键不存在
由于字典属于可变序列,所以我们可以任意操作字典中的键值对(key-value)。
Python
中,常见的字典操作有以下几种:
1.向现有字典中添加新的键值对。
2.修改现有字典中的键值对。
3.从现有字典中删除指定的键值对。
4.判断现有字典中是否存在指定的键值对。
要牢记,字典是由一个一个的 key-value 对构成的,key 是找到数据的关键,Python 对字典的操作都是通过 key 来完成的。
为字典添加新的键值对很简单,直接给不存在的 key 赋值即可,具体语法格式如下:
dictname[key] = value
对各个部分的说明:
1.dictname 表示字典名称。
2.key 表示新的键。
3.value 表示新的值,只要是 Python 支持的数据类型都可以。
下面代码演示了在现有字典基础上添加新元素的过程:
a = {'数学':95}
print(a)
#添加新键值对
a['语文'] = 89
print(a)
#再次添加新键值对
a['英语'] = 90
print(a)
运行结果:
{'数学': 95}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}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如果要删除字典中的键值对,还是可以使用 del 语句。例如:
# 使用del语句删除键值对
a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del a['语文']
del a['数学']
print(a)
运行结果:
{'英语': 90}
Python 字典中键(key)的名字不能被修改,我们只能修改值(value)。
字典中各元素的键必须是唯一的,因此,如果新添加元素的键与已存在元素的键相同,那么键所对应的值就会被新的值替换掉,以此达到修改元素值的目的。请看下面的代码:
a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print(a)
a['语文'] = 100
print(a)
运行结果: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100, '英语': 90}
可以看到,字典中没有再添加一个{'语文':100}键值对,而是对原有键值对{'语文': 89}中的 value 做了修改。
如果要判断字典中是否存在指定键值对,首先应判断字典中是否有对应的键。判断字典是否包含指定键值对的键,可以使用 in 或 not in 运算符。
需要指出的是,对于 dict 而言,in 或 not in 运算符都是基于 key 来判断的。
例如如下代码:
a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# 判断 a 中是否包含名为'数学'的key
print('数学' in a) # True
# 判断 a 是否包含名为'物理'的key
print('物理' in a) # False
运行结果:
True
False
通过 in(或 not in)运算符,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判断出现有字典中是否包含某个键,如果存在,由于通过键可以很轻易的获取对应的值,因此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字典中是否有指定的键值对。
将这三个方法放在一起介绍,是因为它们都用来获取字典中的特定数据:
1.keys() 方法用于返回字典中的所有键(key);
2.values() 方法用于返回字典中所有键对应的值(value);
3.items() 用于返回字典中所有的键值对(key-value)。
请看下面的例子:
scores = {'数学': 95, '语文': 89, '英语': 90}
print(scores.keys())
print(scores.values())
print(scores.items())
运行结果:
dict_keys(['数学', '语文', '英语'])
dict_values([95, 89, 90])
dict_items([('数学', 95), ('语文', 89), ('英语', 90)])
可以发现,keys()、values() 和 items() 返回值的类型分别为 dict_keys、dict_values 和 dict_items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 Python 2.x 中,上面三个方法的返回值都是列表(list)类型。但在 Python 3.x 中,它们的返回值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列表或者元组类型,因为 Python 3.x 不希望用户直接操作这几个方法的返回值。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打赏。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